数值分析上机实验题目

一、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

  1. Jacobi 迭代法

     

应用 Jacobi 迭代法求解如下方程组

{

4

𝑥

1 −

𝑥

2 +

𝑥

3

=

7

4

𝑥

1 − 8

𝑥

2

+ 𝑥

3

= −21

2

𝑥

1 +

𝑥

2

+

5𝑥

3

= 15

要求计算精度为10

−7 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对于给定的线性方程组,能判断是否适合使用 Jacobi 迭代.

2)能够构造出迭代公式.

3)能编程实现 Jacobi 迭代,并处理相关问题.

4)如果迭代不收敛,要求给出相关信息.

5)把迭代收敛情况用图像表示出来.

  1. Gauss-Seidel 迭代法

应用 Gauss-Seidel 迭代法求解如下方程组

{

4

𝑥

1 −

𝑥

2 +

𝑥

3

=

7

4

𝑥

1 − 8

𝑥

2

+ 𝑥

3

= −21

2

𝑥

1 +

𝑥

2

+

5𝑥

3

= 15

要求计算精度为10

−7 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对于给定的线性方程组,能判断是否适合使用 Gauss-Seidel 迭代.

2)能够构造出迭代公式.

3)能编程实现 Gauss-Seidel 迭代,并处理相关问题.

4)如果迭代不收敛,要求给出相关信息.

5)把迭代收敛情况用图像表示出来.

6)与 Jacobi 迭代法进行比较.

  1. 超松弛迭代法

应用超松弛迭代法求解如下方程组

{

5

𝑥

1

𝑥

2 −

𝑥

3

𝑥

4

=

4

𝑥

1

+

10

𝑥

2 −

𝑥

3

𝑥

4

=

12

𝑥

1

𝑥

2

+

5

𝑥

3

𝑥

4

=

8

𝑥

1

𝑥

2

𝑥

3

+

10

𝑥

4

=

34

要求计算精度为10

−7 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对于给定的线性方程组,能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超松弛迭代.

2)能够构造出迭代公式.

3)能编程实现超松弛迭代方法,并处理相关线性方程组问题.

4)把结果用图像表示出来.4. Gauss 消去法

用 Gauss 消去法求解线性方程组

{

2

𝑥

1

+

2

𝑥

2

+

3

𝑥

3

=

3

4

𝑥

1

+

7

𝑥

2

+

7

𝑥

3

=

1

2

𝑥

1

+ 4

𝑥

2

+

5

𝑥

3

=

7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

)理解 Gauss 消去法的计算原理与步骤

.

2

)能够编程实现

Gauss 消去法.

  1. 列主元 Gauss 消去法

用列主元 Gauss 消去法求解线性方程组

[

0

2

0

1

2

2

3

2

4

6

3

1

0

6

1

5

] ∙ [

𝑥

1

𝑥

2

𝑥

3

𝑥

4

] = [

0

2

7

6

]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

)理解列主元 Gauss

消去法的计算原理与步骤

.

2

)能够编程实现列主元

Gauss 消去法.

  1. 直接三角分解法

使用直接三角分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

{

5

.8

𝑥

1

𝑥

2

𝑥

3

+

4

.6

𝑥

4

=

21

.3

7

𝑥

1

8

𝑥

2 +

𝑥

3

30

.

3

𝑥

4

=

15

.7

9

.

5

𝑥

1

+

2

𝑥

2

+

5

𝑥

3

𝑥

4

=

16

.6

6

𝑥

1

𝑥

2

+

12

.9

𝑥

3

+

10

𝑥

4

=

7.

9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理解直接三角分解法的基本思想与计算流程.

2)能利用直接三角分解法解线性方程组.

3)调用 Matlab 的系统函数进行 LU 分解.

4)自行编制出直接三角分解法的求解程序.

二、非线性方程求根

  1. 二分法

使用二分法求方程

𝑓(𝑥) =

(𝑥 −

1) 3 − 3𝑥 + 2 = 0

在区间[2,4]上的根,要求计算精度为

10

−5,并绘制函数图像,考察计算结果是否正确

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理解二分法的思想.

2)能够编程实现二分法,求解非线性方程.2. Newton 迭代法

使用 Newton 迭代法求方程 𝑓(𝑥) = 𝑥 3 +

2𝑥 2 +

10𝑥 − 20 = 0

在区间[1,2]内的一个根,要求计算精度为

10

−5,并作出函数图像分析计算结果

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理解 Newton 迭代法的基本思想.

2)能够构造 Newton 迭代公式.

3)能够编程实现 Newton 迭代法,求解非线性方程.

  1. 求重根的 Newton 迭代法

使用求重根的 Newton 迭代法求方程

𝑓(𝑥

)

= 𝑥 4 − 4𝑥 2 + 4 = 0

在1.5附近的根,要求计算精度为

10

5,并作出函数图像分析计算结果

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掌握求重根的 Newton 迭代公式的构造.

2)能够编程实现求重根的 Newton 迭代法.

3)用 Newton 法求解此问题,并与求重根的 Newton 迭代法进行比较.

  1. 割线法

使用割线法求方程

𝑓(𝑥) =

2𝑒 2

𝑥

− 7𝑥 2 − 10 = 0

在区间[−2,2]上的根,要求计算精度为

10

−5

,并作出函数图像分析计算结果

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理解割线法的思想与几何意义.

2)能够构造割线法的迭代公式.

3)能够编程实现割线法.

4)用 Newton 法求解此问题,并与割线法进行比较.

三、曲线拟合与函数插值

  1. 最小二乘法

求以下数据

𝑥

3

2

1

0

1

2

3

𝑦

4

2

3

0

1

2

5

的最小二乘拟合,拟合函数为

𝑓(𝑥) = 𝑎0 + 𝑎1𝑥 + 𝑎2𝑥 2 . 画出拟合函数图形以及数据点,并分

析误差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熟悉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.

2)能够编制最小二乘法的程序,对给定的数据进行拟合.

3)能够对误差进行分析.2. Lagrange 插值

已知

𝑐𝑜𝑠30° = √ 2 3 , 𝑐𝑜𝑠45° = √ 2 2 , 𝑐𝑜𝑠60° =

1

2

, 𝑐𝑜𝑠90° = 0

使用 Lagrange 插值计算

cos(−40°) , 𝑐𝑜𝑠

47°,

𝑐𝑜𝑠53°, 𝑐𝑜𝑠79°, 𝑐𝑜𝑠174°

的近似值。给出插值多项式,画出

余弦

函数曲线和插值多项式的曲线,并估计误差

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熟悉 Lagrange 插值的基本思想.

2)能够构造插值基函数以及 Lagrange 插值多项式.

3)能够编制程序,实现 Lagrange 插值并计算给定点处的近似值.

4)绘制被插函数与插值函数的曲线,并分析误差.

  1. Newton 插值

1)已知函数

𝑓(𝑥)在若干个点处的函数值如下

𝑥

1.0

1.3

1.6

1.9

2.2

𝑓(𝑥

)

0.7651977

0.6200860

0.4554022

0.2818186

0.1103623

用 Newton

插值法计算

𝑓(1.5)的近似值

.

2)给定 5 次多项式

𝑃

5

(𝑥

) =

1

8

(

63

𝑥 5

− 70

𝑥

3

+

15

𝑥)

在[−1,1]上取 9 个点(−1, −0.3

,

0

.4

, −

0

.7

, 0

, −0

.4

,

0

.8

, 0.7

, 1). 根据𝑃5 (𝑥)的表达式,算

出这

9

点处的函数值

.

依据这

9 个点作

Newton

插值多项式,画出插值多项式的图形,并与

𝑃

5 (𝑥)的图形进行比较

.

根据作出的

Newton

插值多项式,计算出

(0.24, −0.46, 0.83)这三个

点处的近似值,并与

𝑃

5

(

𝑥)的真实值进行比较

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熟悉差商的概念和 Newton 插值法的基本思想.

2)能够构造 Newton 插值多项式.

3)能够编制程序,实现 Newton 插值.

4)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,并给出插值函数和被插函数的图形.

四、数值积分

  1. 复化梯形求积

给定如下积分

𝐼 = ∫

(𝑥 2 + 𝑠𝑖𝑛𝑥)

2

2 𝑑𝑥

分别把积分区间分为 20、40、80、

200 个小区间,用复化梯形公式计算积分

𝐼的近似值,并

比较计算精度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理解复化求积思想.

2)能够编程实现复化梯形求积算法.2. 复化 Simpson 求积

用复化 Simpson 公式计算积分

𝐼 = ∫ 1 2 3𝑙𝑛𝑥 𝑑𝑥

的近似值,要求计算精度为

10−5,并把计算结果与积分的准确值进行比较

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要达到所要求的计算精度,应该把积分区间等分成多少个小区间.

2)编程实现复化 Simpson 求积算法.

  1. 变步长梯形求积算法

采用变步长梯形求积算法计算积分

𝐼 = ∫ 0 1 𝑒 −𝑥 2 𝑑𝑥

的近似值,要求计算精度为

实验目的与要求: 10−4 .

1)理解变步长梯形求积的基本思想与计算方法.

2)掌握算法终止的判断条件.

3)编程实现变步长梯形求积算法.

  1. Romberg 算法

采用 Romberg 算法计算积分

𝐼 = ∫ 0 1.5 4 + 𝑥 𝑥 2 𝑑𝑥

的近似值,要求计算精度为

实验目的与要求: 10−6 .

1)掌握 Richardson 外推和 Romberg 算法的基本思想.

2)熟悉 Romberg 算法的计算流程.

3)编程实现 Romberg 算法.

  1. Gauss 型求积公式

采用 Gauss-Legendre 求积公式计算积分

𝐼 = ∫

𝑥 2 𝑐𝑜𝑠𝑥

𝜋

2

0

𝑑𝑥

的近似值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理解 Gauss 型求积公式的基本原理.

2)掌握正交多项式以及 Legendre 多项式的定义与性质.

3)能够利用 Gauss 型求积公式计算积分.五、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

  1. Euler 法

采用 Euler 公式计算常微分方程

{

𝑑𝑥

𝑑𝑡

=

2

𝑡 𝑥 +

𝑡

2

𝑒

𝑡

, 𝑡

[

1

,

2

]

𝑥

(1

) =

0

的数值解(步长自拟),并把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比较

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理解 Euler 法的基本原理.

2)能够构造 Euler 公式.

3)能够编制程序,利用 Euler 公式求微分方程的数值解.

4)把 Euler 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方程的解析解进行比较,分析误差,并利用图形进行展示.

  1. 改进的 Euler 方法

采用改进的 Euler 法计算常微分方程

{

𝑑𝑥

𝑑𝑡

=

1

𝑡

(𝑥 2

+

𝑥

)

, 𝑡

[1

, 3

]

𝑥

(1

)

=

2

的数值解(步长自拟),并与 Euler

法进行比较,给出可视化分析。分析取不同步长时

计算结

果的变化情况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掌握改进 Euler 法的计算公式.

2)能够编制程序,利用改进 Euler 法求微分方程的数值解.

3)利用 Euler 公式求解此问题,并与改进 Euler 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.

4)绘制图形,将计算结果可视化.

  1. Runge-Kutta 方法

采用三阶、四阶的 Runge-Kutta

公式计算常微分方程

{

𝑑𝑥

𝑑𝑡

=

−𝑥 +

𝑡

2

+

3

, 𝑡

[0

, 3

]

𝑥

(0

) = 1

的数值解(步长自拟),并将计算结果与方程的解析解进行比较,分析误差

.

实验目的与要求:

1)掌握 Runge-Kutta 方法的计算步骤.

2)能够编制程序,利用 Runge-Kutta 方法求微分方程的数值解.

3)将计算结果与方程的解析解进行比较,分析误差.

4)绘制图形,将结果可视化.

© 版权声明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